背景

ATS 是Address Translation Service 的缩写,它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缓解iommu硬件iova转换的压力。尤其是当设备上有大量的DMA working sets时,ATS能够有效的减少因为PCIe链路压力过大导致的设备性能抖动。ATS由位于PCIe设备上的ATC(Address Translation Cache) 和 Translaion Agent(TA,通常也是位于iommu硬件上)组成。ATC的作用可以跟cpu端的TLB来做类比,因此它也经常被称为Device TLB。ATC里面存储的主要是iova到hpa的映射关系,当ATC发生miss的时候需要跟TA之间进行一些交互。在这篇文章里面我们将聚焦在这几个问题上:

  • 硬件架构和使能

  • ATC和TA之间的交互机制

硬件架构和使能

ats

图1

整个架构如图1所示,这里需要说明的是TA是iommu的一部分,它主要负责iova的转换以及通过ATPT来判断某个设备是否有权限access 某段内存;另外,从上图可以看到支持ATC 功能的设备在拓扑结构上可分为三类:一类是直接链接到RC上,一类是直接链接到root port上,最后一类是通过Switch链接到RP上。后两类拓扑结构如果PCIe 设备要enable ATS功能则Root Port必须要支持ATS功能。

聊完硬件构架,我们再来聊聊一下ATS功能的enable。首先,在iommu侧必须要能支持ATS 功能,这一点是通过iommu ecap register当中的DT位来表示其是否支持ATS功能。接着,我们来看一下RP支持ATS是如何report的。基于我们在iommu硬件架构和驱动初始化 这篇文章当中的介绍可以知道,在系统启动过程中bios会通过DMAR ACPI 表来获取 DMA remapping structures,而这些structures当中有一类就是 Root Port ATS Capability Reporting (ATSR) Structure

接下来我们看一下PCIe 设备对ATS的支持,在pcie config space侧相关的 capability and register 具体如下:

pcie_ats_cap

图2

  • ATS extend capability header(offset 00h)

pcie_cap_header

图3
如图3所示,bits 15:0表示 pcie ecap id必须是0x00F,bits 19:16 表示cap version必须为1,bits 31:20表示next cap offset。

  • ATS capability register(offset 04h) ATS 的cap register长度为15bits,其中bits 15:8为reserved,其余各bits定义如下

ats_cap_register

图4

  • ATS Control Register (Offset 06h)

ATS control register 长度为15bits,具体格式如下

ats_ctrl_reg

图5
相关的硬件底层的架构已经说清楚了,下面我们看一下在软件侧的使能。ATS的enable是在intel iommu侧执行的,相关代码如下

......

if (ecap_dev_iotlb_support(iommu->ecap) &&
        pci_ats_supported(pdev) && dmar_find_matched_atsr_unit(pdev))
    info->ats_supported = 1;

......

这段代码取自函数dmar_insert_one_dev_info 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翻阅一下intel iommu的代码。我们接着分析这段代码的三个必要条件

    ecap_dev_iotlb_support(iommu->ecap)// 即判断iommu 硬件 ecap的DT位是否为1
    pci_ats_supported(pdev) // 判断pcie 设备有没有ats cap
    dmar_find_matched_atsr_unit(pdev) //如果该pcie设备直接挂在RC上则返回true,如果该设备挂在RP上则判断RP是否支持ATS。

如果上面三个条件都为真时则表示这个设备是可以eanble ATS的,然后在iommu_enable_dev_iotlb 函数里面会调用pci_enable_ats 在设备侧使能ATS feature(将ATS Control Register 第15位置1)。

ATC和TA之间的交互

聊完了相关的硬件架构和feature使能,下面我们来聊一下ATC和TA之间的交互,下面一张图能够让大家有一个整体的认知

dtlb_inter

图6

相关交互协议的种类如上图所示,为了区别开来这几中协议,ATS在TLP的header里面添加了一个额外的AT field,具体的示意如下图所示:

at_field

图7
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相关的交互协议:

Translation request

先说一下Translation request使用的场景,当device ATC发生cache miss的时候设备通过生成一个Translation request 到TA,TA将需要翻译的iova对应的hpa返回给device,然后device把结果update到ATC里面。ATS的Translation request 格式跟 pcie 的memory read请求基本相同,唯一区别就是多了一个AT field。按照图7当中的定义,translation request AT必须01b。具体格式如下图所示

ats_trans_req

图8
结合上面的图示我们来解析一下相关字段的示意。

  • Length field

该字段表示TA要返回多少个translation,每个translation大小为8bytes即64bit也就是一个iova地址的长度。length的大小通常用偶数个DWORDS来表示,最小值为2个DWORDS。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2个DWORDS刚好是一个iova地址大小,因此TA返回给设备的个数最多为Length/2个翻译结果。为什么是最多呢?我们接着往下分析,当length等于2时只返回一个translation结果即Untranslated address field所对应的iova地址的hpa;当length大于2时则返回的个数就大于1了,那么这时需要返回的结果所对应的iova的地址就是一个范围了,这个地址范围如何界定呢?这里就需要提到STU了(具体见图5当中所示) 通常在x86下stu的大小为4kB,那么在这种场景下Untranslated address field所对应的iova地址为起始地址,其范围为 iova ~ iova+4K *(length/2) ,step 大小为stu。再来说说为什么是最多返回length/2个,这个就得说一下IOMMU PAGE SIZE 了,一般情况下常用的IOMMU PAGE SIZE 大小可以分为4k,2M, 1G。如果iommu page size 大于4K比如2M,因为是连续的所以只需要返回初始iova对应的translation就行了。

  • Untranslated address field

TA需要返回的translation所对应的iova地址,当length 大于2个DWORDS时为某一范围地址的初始值。

  • No Write(NW) flag

当NW位置上时表示设备对该translation只能进行读操作。

Translation completion

针对上面的Translation request,如果TA无法正常处理则返回不带数据的结果并且通过status field来说明更具体的信息,相关的status code如下

status_code

图9

如果translation request被TA正常处理,则在completion当中会带相应的translation的结果,相关返回信息如下 translation_success_h

图10
translation_success_d
图11

结合上面的两张图我们来介绍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字段

  • Read permission(R)

如果置上则表示对这段返回的translation中的物理地址只能进行读操作。

  • Write permission(w)

如果置上则表示对这段返回的translation中的物理地址只能进行写操作。

  • Untranslated access only flag(U)

如果置上,则表示设备只能通过 untranslated-request的方式对这段返回的translation中的物理地址进行访问。

  • Translated Address

如果R 或者W置上且U位被clear,则translated Address当中的地址就可以被设备缓存在自己的ATC当中用来iova的转换了。

  • S

它表示translation rang的大小,如果S位置上则表示这个translation 的范围要大于4kB,其实这里跟上面讲到的translation request的length是遥相呼应的。上面也有讲到如果request里面要设置的返回结果大于一个stu且PAGE SIZE是连续的情况下是不需要返回指定的Length/2个结果,但是你必须要在返回的地址里面告诉device这个连续的range范围是多大,具体的信息我们可以看下面这张图

trans_rang

图 12

如上图所示不同大小的translation range size对应不同的address bits。以2M为例子,它的对所应的translation 结果的有效位为bits 63:21,则对某个iova进行转换的时候只需要Translated address[63:21] + iova[20:0] 即得到相应的hpa。

Translated request

当设备发起DMA的时候,设备就可以通过在本地的ATC先进行转换得到相应的hpa,然后将AT field 设置为10b。如果request能够通过TA的相关验证,则相关的请求会以passthrough形式进行处理即不再走iova到hpa的翻译流程。

Invalidation request

ATS通过这个协议来保证TA和ATC之间的数据一致性,当相关的translation 在TA侧发生变化时,TA需要触发一个Invalidate Request到ATC进行相关信息的同步。下面我们看一下invalidate request 具体信息

invalidate_msg

invalidate_msg_body

图13
invalidate request由 header 和message body组成,这里介绍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标志位

  • ITag

TA侧用来标识它发起来的invalidate request,每个request的ITag都是不能重复的,它的大小为0~31。

  • S

同translation request 当中的S位,表示要invalidate的地址范围。

  • Utranslated Address

需要invalidated 的地址范围的起始地址

  • Global Invalidate

这个标志位主要是针对PASID的场景,如果这个标志位置上,则表示这个BDF下面的所有的PASID都会被invalidate掉。如果这个invalidate request 是带有PASID 的 prefix的则这一位将不起作用。

Invalidate completion

当设备完成invalidate操作之后需要给TA发送invalidate completion messages。messages 具体的格式如下

ats_invalidate_cmp

图14
结合上面的图我们来解释一下几个重要的field

  • Completion Count(CC)

针对每一个invalidate request要发出的 completion的个数,注意这个数字跟TC(traffic class)有关系,它主要是用来对PCIe链路进行QOS的,通常情况下每个pcie设备都必须实现一个defautl的TC即TC0此时TC field 的值为000b;当TC field的值为001~111时则表示TC1~TC7,它们有些不同的服务等级。在invalidate completion的场景下,如果设备只实现的默认的TC0的情况下,那么每个一个invalidate request只需要返回一个invalidate completion 即 cc = 1,否则就需要对每个TC返回一个invalidate completion即8个,那么此时cc = 8。

  • ITag Vector

itag vector总共有32bits,它其中的每一个bit都对应着一个invalidate request。

关于这个invalidate translation的整个流程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如下这张图,相信通过这张图你能有个比较清晰的认知。

invalidate_process

图15

后面的page request我这里就不细讲了,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相关的spec。

总结&思考

ATS之于iommu就相当于TLB之于cpu,其起到的作用不言自明。但是目前支持ATS的设备并不多,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业务场景下对这一块感知并不明显,那部分感知比较明显的比如HPC,机器学习这些业务主要依赖GPU,NV针对这些limit也早就做了优化比如gpudirect等;还就是在设备上增加cache也是需要成本的,本来设备上的SRAM也没有多大,另外就是非虚拟化场景intel iommu也支持PT的方式从而避免了iova的转换的开销。

但是随着云原生和serverless的出现,可能就不一样了。举个例子,一台128核的icelake(后面的SPR有256核)最多能启动512台kata容器,按照每个容器一块磁盘一张网卡那么在dpu架构上也是需要1024块设备的,这种场景下对iommu侧的冲击就比较大了,此时ATS的作用就比较明显了。

相关参考
  • pcie ATS spec

Published

Category

articles

Tags